English

为了“银河”的腾飞

1999-10-1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余海波 本报通讯员王握文、续丰收 我有话说

他是新中国培养的计算机专家,博士生导师。30年来在计算机领域顽强拼搏与创新,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0项。

为表彰他在“银河—Ⅲ”百亿次巨型计算机研制中作出的突出贡献,今年3月17日,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给他记一等功。

他,就是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卢锡城教授。

卢锡城1970年毕业于“哈军工”计算机系,参加了由我国计算机技术开创者之一慈云桂领导的百万次大型计算机研制,负责交换系统设计。此后他参加了我国早期百万次计算机、银河全数字仿真计算机、“银河—Ⅱ”10亿次巨型计算机等研制工作,与巨型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3年,46岁的卢锡城被任命为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当时,“银河—Ⅲ”百亿次巨型计算机经上级批准正式立项研制,并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这对卢锡城来说,是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他前面的两任系主任先后领导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银河—Ⅰ”亿次计算机、“银河—Ⅱ”10亿次巨型计算机。先行者撒下的是一片辉煌,他和他的同事们将撒下什么?

从“银河—Ⅰ”到“银河—Ⅱ”,我国巨型机研制走的是国际主流机型——向量计算机的研究之路。到了90年代,大型科学计算对计算机速度要求越来越高,而向量计算机向更高层次发展受到了限制。经过科研人员的严格论证,卢锡城决定选择当时国际上尚不成熟、技术储备不足但扩展余地大的分布式共享存储大规模并行结构。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今天,这种大规模并行处理机已成为世界巨型机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

在人员组成上,卢锡城推荐了一位年仅31岁的博士出任“银河—Ⅲ”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也只有40岁,16位主任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的平均年龄刚到40岁,主研队伍平均年龄仅36岁。他自己出任工程总指挥,富有经验的老专家、老教授担任技术顾问。这一点颇出人意料。但后来的实践证明,这又是一个富有创新的战略决策。

卢锡城带领年轻的“银河人”成功了,仅用三年时间就研制成功“银河—Ⅲ”百亿次计算机,而且在总体技术上有了关键的创新。

创新之一,提高了“银河—Ⅲ”计算机的实际运算能力。巨型机峰值计算性能与实际计算性能存在着差距,一台百亿次的计算机在实际运行时运算能力只能达到20亿次至30亿次。卢锡城带领科研人员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其中,他亲自主持攻克了高性能分布共享存储、高速计算机网络、并行机资源管理与调度,高带宽、低延迟三维环网互联通信与高效同步等技术难题。成功地跨越了四条风险之路:研制出超大规模专用集成电路;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式体系结构;并行全64位操作系统与软件环境;高水平的工程实现技术。应用测试表明,“银河—Ⅲ”实际运算能力达到了峰值计算性能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创新之二,提高了“银河—Ⅲ”计算机面向市场的能力。早在“银河—Ⅲ”研制之初,卢锡城就和同事们定下了另一个目标,实现国产巨型机市场推广的突破。为此,他们把新一代巨型机的应用性能作为技术突破的主攻方向。气象预报、核科学、空气动力试验、石油地震数据处理等领域是巨型机的主要应用方向,“银河—Ⅲ”软件研制人员从机器开始设计时起就同步研究适应于上述应用领域的应用软件和并行程序设计环境。对“银河—Ⅲ”的硬件设计,他们也尽可能为用户着想。卢锡城亲自主持方案设计,实现了系统从非开放式到开放式的成功跨越,使第三方应用软件可以直接在“银河—Ⅲ”上运行,大大方便了用户,很受用户欢迎。到目前,已有4台“银河—Ⅲ”巨型机被成功地用在气象、核科学等领域。

今天,卢锡城和他的同事们,在“银河—Ⅲ”巨型机成功之路上,又在坚实地向着新的目标前进,为研制更高性能的银河巨型机而拼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